原本裸露的灰白山坡上草木葱茏,一排排刺桐、火焰木、垂叶榕、黄花槐迎风招展,树枝上冒出的嫩芽显得生机勃勃,树林间播撒的草籽在暖阳下也长得青青葱葱,这是福建省漳浦县赤岭畲族乡蔡坑一个生态修复点的景象。阻垢剂厂家格源看到这一幕也能想象到矿山生态带来的美景。
“树种上了,山上的土石方、泥沙就不会大量倾泻下来,山下水库的水就可以得到很大的保护和改善。”漳浦县赤岭畲族乡人大主席卢进才说,经过专业工程队8个多月的连续奋战,蔡坑矿区已完成矿渣清运以及挡土墙、截排水、矿坑周界防护栏等设施。而被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点名的“牛奶湖”——蔡坑水库也已建成两座拦渣坝,完成清淤整治、溢洪道修复等工程。阻垢剂厂家格源相信不仅改善了泥沙倾泻的现象,还还矿山一片绿色。
“自矿区关停后,工作人员、施工人员一批批进驻,乡亲们也密切配合着,大伙儿齐心协力,一同为恢复绿水青山而打拼。”矿区每一天的变化,蔡坑自然村村民蓝启任都看在眼里。废渣“物归原位”,灰色的矿山逐渐变绿,水库的水质也有了明显改变,让他和乡亲们倍感欣慰。
漳浦结合矿山复绿补植工作,因地制宜,一矿一策,在废弃矿区种植油茶、余甘等经济作物,既实现复绿,又能增加老百姓的收入,将危机变为绿色环境效益提升的转机。今年开春,赤土乡浯源村水磨岭自然村村民纷纷引种油茶,目前种植面积超过400亩。阻垢剂厂家格源相信矿山生态会变得越来越好的。
本文来自:环保网
全国服务热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