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床产生“漏Na﹢”,一般有如下几个原因:
(1)树脂层污脏。入床水中的悬浮物包围在树脂颗粒周围,影响阳离子(特别是Na﹢) 进入树脂内部进行交换。离子交换不彻底,是造成阳床产生“漏Na﹢”的一个重大原因。
(2)再生液浓度过大,再生不充分。再生液浓度过大有两个问题:
①再生液浓度过大,再生液体积相对就小,那么与树脂接触时间短,再生就不充分。
②当再生液过大时,对树脂的双电层会产生某种压缩作用,从而抑制了树脂的再生度和工作交换容量,使再生不充分, 从而造成“漏Na﹢”。
(3)由于床内水力分布不均匀或床内结构的不合理,从而造成在出水区形成“盲区”。床内水力分布不均匀或床内结构的不合理,可能造成在再生时的“偏流”, 出现了再生不到或再生程度不好的树脂区。这种情况不但会造成出水Na ﹢含量升高,而且会影响阳床的周期制水量减少、酸耗升高。
由于上述原因形成的局部“盲区”,也可能造成再生液或再生产物的积聚(就是平常所说的“窝酸”)。而这些再生液或再生产物在短时间的置换中又不能完全排出, 于是在阳床投运的初期,随着出水而继续释放,因而造成阳床出水Na﹢含量的升高。
(4)由于对流床操作不当而造成保护层乱层。对流再生工艺的关键是在再生时要保持床层树脂固定不动,任何的“乱层”现象都意味着运行时的“漏Na﹢”。
所以对流床在再生时要注意:从落床到再生合格前这段时间内,床层一定要静止不动。
浮床在再生正洗或投床运行时,应先大流速(20-30m/h)成床后,再下调至所需流速, 以免保护层因流速小而不易成床或发生偏移,从而影响浮床出水质量,使出水中Na﹢含量升高。
全国服务热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