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然水中的铁离子有亚铁(Fe²﹢)和高铁离子(Fe³﹢)两种形态。当水中溶解氧的浓度很小和水的pH 值很低(例地下水)时,水中只有Fe²﹢。常见的亚铁盐的溶解度都较大, 水解度较小。在这种情况下, Fe²﹢不易成沉淀物析出;当水中的溶解氧浓度较大、水的pH值较高时, Fe ²﹢就会氧化成Fe ³﹢,并水解成难溶的氢氧化铁。如
Fe²﹢-e→Fe³﹢
Fe³﹢+3H2O→Fe(OH)3+3H ﹢
当pH≥8时,水中亚铁离子Fe²﹢被溶解氧氧化的速度很快在地表水中, 由于其中含有的溶解氧含量较高,其pH值在7左右时,其中几乎全部是胶溶状态的Fe(OH)3, 呈真溶液状态的Fe²﹢含量很少。对含腐殖酸等有机酸的沼泽水中,由于其pH值常接近于4, Fe ²﹢会和腐殖酸等结合, 呈络合状态存在。这种络合物不易被溶解氧所氧化,在地下水中, Fe²﹢的含量较高,可在10mg/L 以上。
水中铁化合物对锅炉运行有什么危害?
(1)造成离子交换树脂的“铁污染”。
①悬浮状,胶体状铁化物会在离子交换树脂表面形成一层覆盖物,阻碍水中离子与树脂的正常交换,同时也会增加树脂层的水流阻力。
②溶解状铁化物多以亚铁离子(Fe²﹢)形式进入交换床。在与树脂进行离子交换后, Fe²﹢占据交换位置上, 并不能被再生洗脱下来,造成离子交换树脂的“重金属中毒”。时,Fe2+容易被氧化成高铁化合物,沉积在树脂层内部堵塞交换通道。铁化物在树脂层中吸着时间越长, 就越不容易被去除
(2)含铁水进入锅炉后,可能在锅炉受热面生成铁垢,铁垢不仅影响传热,浪费燃料, 还会产生“沉积物下腐蚀”等问题。这种情况最佳使用方法是通过锅炉铁垢除垢剂进行除垢。
全国服务热线